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

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-凯发ag旗舰厅网站

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三场记者招待会介绍有关情况

来源:中国警察网 发布时间:2022-10-20 10:59
分享到 打印

作者 王传宗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坚持全面依法治国,推进法治中国建设。

  10月19日上午,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新闻中心举办第三场记者招待会,邀请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訚柏,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、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、一级大法官贺荣,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、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检察长、一级大检察官童建明,公安部党委委员、副部长,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许甘露和司法部党组成员、副部长左力等5位来自政法系统的党的二十大代表,围绕“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、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”主题展开交流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
  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五项重要成就 

 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,关系党执政兴国,关系人民幸福安康,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。

  訚柏介绍,党的十八大以来,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,法治中国建设取得了五项重要成就: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、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加快推进、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、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更为坚实。

  据统计,截至今年9月底,我国现行有效法律有293件,行政法规有598件,地方性法规有1.3万余件。10年来,制定和修订了159部中央党内法规。

  对于如何“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,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”,訚柏认为要重点抓好四件事: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、扎实推进依法行政、严格公正司法和加快建设法治社会。

  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 

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

  “案件数量从2013年的1421.7万件上升到2021年3351.6万件,结案标的额近50万亿元。”回顾过去10年,贺荣对人民法院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深有感触。

  贺荣强调,人民法院要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,继续贯彻实施好民法典,依法公正审理教育、就业、养老、住房、婚姻等涉民生案件,继续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,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。

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,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。

  “2013年以来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273.8万件,年均增长24.5%。”贺荣表示,人民法院将继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司法服务。

  形成独具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“中国方案” 

  2017年7月,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确立了公益诉讼检察制度,这项制度为“中国之治”赋予了新的内涵。

  童建明介绍,5年来,检察机关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,平均每年14万多件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益司法保护“中国方案”。

  近年来,公益诉讼立法也在不断地完善。童建明介绍,2017年民事诉讼法、行政诉讼法修改时,确定检察机关可以提起公益诉讼的有4个领域,包括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、食品药品安全、国有财产保护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;2018年以来,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、制定相关法律时,进一步增加了8个新领域,包括英烈权益保护、未成年人保护、军人荣誉名誉权益保障、安全生产、个人信息保护、反垄断、反电信网络诈骗、农产品质量安全等。各级检察机关办理的新领域案件占比已经达到20.7%。

 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 

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郑重宣告,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。

  “我们已经全面完成了‘七五’普法规划,目前正在推进落实‘八五’普法规划。”左力介绍,司法机关坚持法治为民宗旨,基本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,目前全国已经建成了实体平台57万多个,60多万个村(社区)配备了法律顾问,服务热线设置了2000多个座席。

  据统计,党的十八大以来,国务院共制定、修改、废止行政法规466件次,其中制定56件、修改46件次,“一揽子”修改327件次、废止37件。

  针对推进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、依法立法工作,左力表示,各级司法部门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努力以高质量立法保障高质量发展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、维护社会大局稳定,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保障作用。

  (中国警察网北京10月19电)

附件:

责任编辑: 张丽青
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
网站地图